简体版 繁体版

第四十五章  图生存诸苗揭竿  保江山朝廷用兵

更新时间:2019-11-26 22:30:09 | 本章字数:1935

    历史上,尽管少数民族的每次起义或因边官“邀功生事、擅杀苗人”、“侵逼峒穴,至生疑惧”,或因“徭税失平”,民不堪命,或因客民中“奸蠢无赖之徒”强占土地、掠夺资源,“客民之侵日见甚多,苗疆田土日见其少”,或因增设屯兵占田,从“均三留七”,“均七留三”乃至“寸土归公”,却总以封建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告终。官府竟是悬赏“杀一人头当钱十千”、“输城者贳其罪,从贼为逆者杀无赫”。

    到了明朝后期,中原汉族人口激增,为解决人口与土地矛盾,不断侵占苗疆,而苗人已经退无可退,守无可守,致使汉苗等族为争夺生存空间,时时兵戎相见。苗、瑶、侗、土等少数民族被一步步逼入西南山区的高寒地带,生存环境更趋恶劣。据《苗防备览风俗考》说:“苗中四时气候与内地向异。常有黑雾弥漫,卓午始稍开朗。当朦翳之时,人畜对面不相见,寸趾难移。春夏淫雨连绵,兼旬累月,常驻泥潭难行。雨势甫霁,蒸湿之气,侵入肌骨。其泉为山洞岩浆,性极寒冽,饮之败胃,水土恶劣,外人居其间,常生疠疫。”就是后来(1947)商务印书馆刊行的凌纯生、芮逸夫《湘西苗族调查报告》认为:“苗人终岁勤劳,丰年仅免冻馁;一遇灾荒,则不能自给。弱者鬻子女以换斗升之食,强者则结伴四处抢劫。有司追捕过急,常常酿成大乱。故谚曰“苗疆五年一小乱,十年一大乱。此非苗人生性好乱,实因地狭人稠,为生计所迫。”

    从生产力发展状况上看,由于苗族人民长期遭受剥削、压迫和屠杀,苗族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,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,有时甚至停滞和倒退。明王朝为推行“王化”向苗疆进行疯狂的进攻,苗民死于战争中的达十之七、八。给苗疆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破坏,生产力无法提高。湖南的湘西、黔东南区、贵州西部、广西西部、鄂西、川东等自然条件恶劣、经济环境差的苗族地区,苗、瑶、侗、土等少数民族人民,仍然挣扎在饥寒线上,生计十分艰难。由此可知,苗、瑶、侗、土等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低下又导致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缓慢。而作为政治基础的经济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苗、瑶等少数民族反抗剥削、反抗压迫和屠杀的武装斗争,并且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明万历二年(1574),麻阳苗酋金道侣发动组织近万人蛮苗起事,他们攻州寇县,劫掠地方,活动于麻阳、芷江、酉阳、筸子坪等一带,并和五开卫(今贵州黎平)兵变,遥相呼应。一时,一方官军征讨不了,明神宗朱翊钧派遣参将邓子龙率军征剿。

    邓子龙(1528-1598),江西丰城(今江西丰城新庄镇邓家村)人,字武桥,号大千,别号虎冠道人,明朝名将,杰出的抗倭将领、军事家、民族英雄。嘉靖三十七年(1558)二十七岁中武举。先后于福建、广东沿海抗倭,作战英勇,由小校升至广东把总,后又参与镇压江西、广东等地农民起事,因功升参将。万历十一年(1585),于攀枝花痛击缅甸军队,升任副总兵,后因偏袒军卒导致军卒叛变而被夺职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,日本大侵朝鲜,邓子龙六十七岁受命援朝,倭寇逃遁(即在釜山海面上阻击日军),也就是著名的露梁海战,杀敌无数。

    万历初,邓子龙跟随大帅张元勋先后讨平了农民起事首领赖元爵、陈金莺、罗绍清等,其中一首领黄高晖已逃遁,被邓子龙从深山中生擒。因此,邓子龙又升任铜鼓石守备,随后又被提拔都指挥佥事,掌管浙江都司。结果有好事者声称要剥夺他的官职,而万历皇帝则认为邓子龙罪行较轻。当是时,正好沅州麻阳苗首金道侣聚众起事,和五开卫兵变,于是就命邓子龙前往征讨。邓子龙轻兵简装,溯沅水而上,调集辰、沅、澧、施、黔等州汉土官兵二万余人,分四道进兵,大破起事民军,斩首金道侣等首领三十余级,斩杀苗军蛮众四百五十余人,其余党听抚遣散。

    随着邓子龙进兵五开,五开卫士卒头目胡若卢等,火烧监司行署,鞭挞守备及黎平守官。靖州、黔阳、铜鼓、龙里等地诸苗响应,纷纷揭竿造反,攻占黎平城。邓子龙声东击西,用火攻东门当苗兵多拥东门救火护卫时,邓子龙悄悄派兵从北门攻入,经过巷战,斩杀胡若卢等百余人,余众逃散,兵变起事遂平。

    万历十一年(1583),五溪“峒蛮”又起事,攻城掠地,杀官吏、扰百姓,当时正值蔡国珍任湖广右参政,分守辰沅。这蔡国珍,字汝聘,奉新人,嘉靖三十五年进士,同乡人严嵩当国,欲罗致门下,他不愿意,要求到南方去。历任南京吏部尚书、中央刑部主事、左副都御史、吏部左、右侍郎、吏部尚书等职。他素以学行称,赠太子太保,谥“恭靖”。蔡国珍智谋过人,才能超群,分守辰沅时“峒蛮”造反,文武官员众议,一致要求征剿,唯独蔡国珍不同意剿而主张抚,他不用一刀一枪,而仅用一纸檄谕,平定了暴乱,避免了一场血腥的大杀伐,官民无不颂扬。

    万历二十年(1592),西溪“蛮苗”劫沅州的洞下场茅坪和碧涌一带,兵备副使江东之(进士出身,官至贵州巡抚)遣将带领奇兵营勇兵三千,前往御敌,斩杀“蛮苗”一百余人,夺回掳去人口,西溪“蛮苗”退走。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评论本书
评论标题:
评论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