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版 繁体版

第四十七章 吴都姑苏

更新时间:2022-07-21 20:30:02 | 本章字数:4742

    周敬王五年,专诸刺死王僚。公子光乘车入朝,聚集群臣,把王僚背约自立之罪向全国宣布。他说:“今日之事并不是我贪位,而是王僚的不义。吴国今日王位本该属于季札,待他回国后,再奉他为王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了都觉得公子光贤明仁义。公子光随后随后收拾王僚的尸首,以礼殡葬。最后将专诸厚葬,并与其妻合墓。

    数天以后,季札回国。他得知国中的变化后,还未入朝,便先来到王僚墓前祭奠。公子光知道后,赶紧率群臣迎接,并叩拜说:“王叔,这王位本该属于你,你既已回国,该立即继位。”

    季札哈哈大笑,说:“你煞费苦心得了王位,却要让给我,这是何苦?”

    公子光知他是在揶揄自己,而且他也并不甘心就将自己辛苦得来的权利拱手相让。只是为了赢得民心,他才不得不这么做。于是他便叩头便说:“王叔,你德高望重,又有治国的才能,只有你治理国家,吴国才能繁荣昌盛。”

    季札淡淡一笑,长叹一声,说:“如果我想做国君,还用等到这一天吗?假如当初我做了国君,今天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。”

    不等公子光说话,季札又说:“谁做国君,我就尊奉谁,我现在只有一个请求。”

    公子光赶紧问:“什么请求?”

    季札说:“我想辞官回延陵安度余生。”

    公子光心中高兴,但嘴上仍然谦让一番。

    季札耻于国内争夺权位互相残杀,拒不受位。公子光正式登基,名为阎阎。他封伍子胥为大夫,行军师之职;又封专毅为上卿;被离因举荐伍子胥有功,也升为大夫之职。然后又令全国各地方官吏开仓放粮,账济贫民。一时间,全国上下沸沸扬扬,一片欢腾。

    阎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,心中自然喜不自胜,但他不敢兴奋过度,因为他还有一块心病未除,那就是掩徐、烛庸、庆忌三人在外,终是隐患。庆忌勇猛无比,更是阎阎最怕之人。

    先说掩徐、烛庸引水陆军各一万人,终于围困了潜邑。潜邑守军知道不是他们的对手,一面在城中坚守,一面悄悄派人回朝告急。

    此时,楚国新立国君便是孟嬴之子珍。他即位之后改名为“珍”,即为昭王。昭王年幼,不懂国政,更谈不上派兵打仗。实际上,楚国的一切事务全掌握在公子申手里。这个人反映机敏,颇有韬略,他闻潜邑被困,便立即上奏:“吴国趁丧伐楚,实为不仁之举,此时我们若不出兵与他相抗,他们会看我们软弱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派兵救援潜邑,而且只许胜不许败。”

    楚昭王赶紧说:“请公子细说。”

    公子申说:“速派左司马沈尹戍率陆军一万救潜邑,再派左尹伯部宛率水军一万,从淮油顺流而下,绕过吴军,然后截其后。这样一来,吴军前后受敌,既不能前进,又不能后退,我们便可毫不费力地将他们困死在潜邑。”

    昭王大喜,便依了公子申之计,即刻派兵去救潜邑。

    掩徐、烛庸见楚国来了救兵,只好一面迎敌,一面围城,同时派人回吴求援。他们根本不知道吴国城中的变化,见救兵很久未到,只好想法撤退。但陆军已被围困,河道也被沈尹戍从后方截断,只好弃舟登岸,在山中扎寨。

    一晃三个月过去了,他们听说吴国出了杀君夺位之事,才恍然大悟。原来这一切安排全是阎阎的圈套。掩徐、烛庸后悔莫及,不知眼下这一关该怎么过。有心回吴,料定阎阎不会放过他们;若是降楚,又恐楚国生疑。二人日夜思谋,最后想了个主意。

    掩徐、烛庸派手下兵卒与楚军约战,正当两军阵前你死我活拼杀时,他们扮作山民逃了出去。从此掩徐投奔徐国,烛庸投奔钟国。

    再说庆忌离开吴城后,心里总也不踏实,因此一路上走走停停,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将要发生。

    阎阎杀了王僚之后没几天,就派伍子胥去追赶庆忌。自从鸡父一战后,子胥深深佩服庆忌的勇猛和胆量,只可惜,他从此身怀父仇,不可能与自己共同为吴国效力。子胥想到这里,又联想自己的身世,颇有同病相怜之感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庆忌一路犹豫不决,伍子胥的人马根本就赶不上他。

    这一天,庆忌走到江边,在江边站着。忽见远处烟尘滚滚,一队车马朝江边方向奔来。仔细辨认,知道是吴军。他很纳闷,站在那里一动不动,等伍子胥走到跟前,他愣愣地问:“伍先生为何来此?”

    子胥因对庆忌心存怜惜之情,所以不忍心杀他,也不想擒他回吴。他从车上跳下来,眼前便说滔滔江水。子胥见景生情,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渡江的情景。他目视前方,心中一阵悲哀,眼睛便湿润了。

    庆忌见子胥一言不发,也不知是怎么回事。任凭怎么问,子胥仍是不说话。半饷之后,他才从一幕幕往事中醒过神来。看着面前这位英雄,一时不知从何说起。

    庆忌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。子胥也看出了他眼中的狐疑,只好说:“公子,我今日追你而来,不为别事,只劝你今后不要再回吴国,这才保你平安无事。”

    庆忌一听,心中便明白八九分。他把眼睛一瞪,厉声说:“伍子胥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子胥说:“公子,你是聪明人,你离开吴国多日,按理说早该过江了,却为何还在此迟疑不前?”

    庆忌一愣,知道子胥早就料到了他心中所想。同时,他更想到了事情的不妙。

    庆忌说:“伍子胥,你不必拐弯抹角了,你告诉我,到底为何追我而来?”

    子胥说:“公子难道还用我说?”

    庆忌立即就暴跳起来,举过长矛,直逼子胥的咽喉,说:“伍子胥,快告诉我,父王现在如何?”

    子胥并不害怕,他把庆忌的长矛轻轻往旁边一拨,笑道:“公子,你日夜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。”

    庆忌哎呀一声暴叫,破口大骂公子光。然后举起长矛直向子胥刺过来。子胥只是躲闪,并不还手。他命军卒一齐围上,但庆忌毫不畏惧,左挡右杀,工夫不大,军卒便死伤一片。

    庆忌无心恋战,即使把这些人连同伍子胥都杀了,也不能使他解恨。因此,他杀了一阵,便撒腿疾步如飞地向前跑去。

    子胥见他跑了,知道追不上,便命令军卒一齐向他开弓射箭。庆忌回过头来,并不拨打雕翎,而是用手一支支接住,然后抛于江里。子胥一见,暗暗称赞:“真是英雄!”随之带领人马返回吴城。

    阎阎得知掩徐、烛庸投奔他国,也就放心了。但一听说庆忌逃离,心中就很不安。他对伍子胥说:“伍爱卿,庆忌不除,寡人如骨鲤在喉,心中终不能畅快。请伍爱卿为寡人想一个主意,消除这个隐患。”

    伍子胥沉思片刻,说:“大王,依臣愚见,庆忌逃亡在外,虽有报仇之心,也无复仇之力,大王惧他何干。再说,大王刚刚登基,应该重在富国强兵,这样一来,别说是一个庆忌,就是百个庆忌,也不会对大王造成威胁。”

    阎阎细想这番话,觉得也有道理,便把庆忌的事情暂放在了一边。他说:“依伍爱卿只见,寡人现在应该如何做,才能富国强兵呢?”

    伍子胥说:“依臣愚见,开仓放粮只能解决百姓的一时之急,必须号召全国百姓多开垦荒田,而且派人去楚国或中原各国学习耕种技艺,发展农桑。另外,应在全国挑选精壮男子,扩充兵力;还要打造兵器,充实军库。这就是微臣所说的富国强民之道。”阎阎非常高兴,不由赞叹道:“寡人今生得了伍爱卿,便得了天下,还愁吴国不强吗?”说罢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伍子胥说:“大王,臣还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
    阎阎说:“子胥,你我非同一般的君臣关系,你对寡人有恩,对吴国有功,何必这么客气呢,有话请直说。”

    伍子胥说:“微臣生于楚,又游历中原之国,最后落脚吴国,承蒙大王的知遇之恩,如今才有了安身之所。但是据微臣观察,我所到诸国中,吴国最为落后。蛮夷之中不及楚,中原之中不及一些小国……”

    子胥说到这里,见阎阎现出沉思之状,但因不知他心中想些什么,所以也就不敢再往下说了。

    阎阎确实心中不悦,但此话出自子胥子口,他不好说什么,只是一个劲地瞧着他,听着他往下还想说什么。见子胥不说了,便问:“伍爱卿为何不讲了?”

    子胥说:“大王,微臣知你不愿听这些话,但这都是事实。微臣初到都城,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一国之都。就连如今大王所在的宫殿也毫无精美之处。依臣愚见,大王应该重建都城,大修宫殿,以壮国威。”

    阎阎听了这番话,立刻由不快转为喜悦,便对子胥说:“伍爱卿,你的建议寡人全依;不过,这些事就全得由你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子胥一口答应下来,准备立即去中原请能工巧匠来建全国国都。

    一年后,吴国在姑苏山东北三十里外,新建了一座新城,名曰“姑苏”。此城方圆五十里,共有八门。八门是:南曰盘门、蛇门;北曰齐门、平门;东曰娄门、匠门;西曰阎门、骨门。

    盘门者,因城南有水盘曲,故名盘;蛇门者,因方位为已,生肖属蛇,故名蛇。齐门者,因为齐国在城北,故名齐;平门者,因为北方水陆相称,地势平整,故名平。娄门者,因东方有娄江之水聚集,故名娄;匠门者,因为修此城时,工匠在此劳作,故名匠。阎门者,取通阎闺之意,故名阎;骨门者,因城西靠姑脊山,故名骨。又因越国在吴的东南方向,正在已方。故城门之上,刻有木蛇。其首向内,表示越国永远臣服吴的意思。吴国在东,为辰方,生肖属龙,故而在城中又修一小城,城门之上雕有两腮,象征龙角。

    新的都市前朝后市,左祖右社,仓禀府库,无所不备。伍子胥迎阎阎自梅里迁都于此。阎阎一见,果然城中气派非凡,十分辉煌。他还不曾见过别国的宫殿都城,今日一见新修城郭,真是大开眼界,不由得心中感慨:“原来梅里不过是一个破烂的小市,这才真是一国之君统领万民之所!”

    阎阎重赏子胥,子胥婉言谢绝,阎阎说:“伍爱卿,这些金玉本该是你所得,为何不收?”  

    子胥说:“大王,微臣苦心修殿筑城,是为了振兴吴国,威示邻邦,并不是贪心财物。”

    阎阎颇受感动,只好将东西收回。又请教子胥下一步该干什么。

    伍子胥亲自挑选民卒,派专人教授战阵射御之法。然后又请来工匠,铸造兵器。

    相传,剑仙干将乘剑而去之后,伍子胥没寻到更合适的铸剑之人,每天在心中苦苦祈祷。终于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。梦中干将对他说:“只要你手持莫邪剑,立于铸剑炉旁,锋利的宝剑自然就会铸成。”

    子胥从梦中醒来,赶紧告知阎阎,恳请他割爱把莫邪剑借给他一用。

    阎阎因为鱼肠剑曾刺王弑君,视为不详,已函封不用。他身上只有两口宝剑,就是莫邪和属楼。阎阎最爱的是莫邪剑。平日不轻易给外人看,今日子胥这么一说,也不得不割爱了。

    伍子胥在牛首山筑了一座治城,专门制作兵器,并以铸剑为主。他按干将托梦之言,一丝不苟地去做,果然铸出来的剑不一般,每一口剑都寒光闪闪,锋利无比。子胥把铸好的剑拿给阎阎观看,阎阎顺手在一块石头上试剑,石头一下便开了,相传,虎丘的试剑石便由此而来。

    数月后,伍子胥把莫邪剑还给阎阎,阎阎左看右看,忽然产生一个念头,口中不由说道:“世上有此神剑,只是没有能配得上它的神钩。” 于是,他立即向全国悬赏:能做金钩者,可得百金。

    相传,吴国善做金钩的工匠一听说这个消息后,都纷纷前来献钩,但无一中者。后来有一个钩师为了得到百金重赏,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杀了,用他们的血铸成金钩。

    这一天,他前来献金钩,见到守门军就说:“烦请通报大王,就说我来领赏。”

    守门军把话传进去,阎阎心想:“还不曾见过此人所作的金钩,竟敢前来领赏,这个人如此胸有成竹,一定是别于他人。”阎阎想到这里,便传他至大殿,问道:“你不曾献上金钩,就胆敢前来领赏,莫非你所做之钩与众不同?”

    这个人说:“回禀大王,我的金钩是用我两个儿子的血铸成的,这就是与众不同之处!”

    阎阎大惊,心想:“天下竟有这样的忠实臣民,为了取悦于我,竟然杀了两个亲子。”于是,他说:“既然如此,就请把你金钩献上来,让寡人一看,如何?”

    钩师说:“我已交于守门军。”

    阎阎命守门军把钩子呈上来。原来每天献钩的人很多,而且样子都差不多。这个人的金钩就混在其中了。这个人从中挑了好大一阵工夫,也认不出哪个是自己做的。他急得额上直冒汗,心中想道:“看来不仅得不到重赏,反而白白伤害了两条性命。”他这么想着,又急又伤心,口中不由自主地叫出了两个儿子的名字。这时就见盘中有两个金钩自动跳了出来,钩师大喜,双手捧着送给阎阎。阎阎把刚才的一切看在眼里,心中非常高兴,自语说:“真是神剑佩神钩,此乃天经地义。”从此,他用这两只金钩把莫邪剑挂于腰间,再也不离身了。

    伍子胥把这一幕幕看在眼里,心中不悦,暗想:“如今的阎阎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公子光了。为了一个小小的金钩,就如此劳民伤财。长此下去,吴国是不会兴旺的,我父兄的仇也很难报了。”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评论本书
评论标题:
评论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