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版 繁体版

第一部 376、1985年,黄克诚应要求谈林帅,在场之人感慨:也就他敢这么说

更新时间:2022-10-30 16:43:18 | 本章字数:3902

    黄克诚被誉为最耿直的开国大将,一生都在身体力行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“诚”字贯彻到底。有人恨他爱“唱反调”,有人爱他刚正不阿,黄克诚也确实因为坚持正确意见遇到不少挫折,但他始终保存着最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,保持刚直敢言的崇高品德。

    提出“十万大军进东北”的第一人

    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彼时,担任新四军三师师长的黄克诚正在准备两淮战役,以拿下苏北抗战的最终胜利。黄克诚在返回苏北的路途上得知,日本关东军已被苏联红军全部歼灭,我军已有少量部队进入东北。作战经验丰富的黄克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时机——此时的国民党大部队尚在大后方,而我军有一个地理优势,那就是占据了华中等离东北较近的地区,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个优势,进军东北,开辟东北战略根据地。

    于是黄克诚拜托时任华中局书记立即向中共中央发电报提建议。但书记对黄克诚的建议不予理睬,出于高度责任感,黄克诚以个人名义给中共中央发了封电报。在电报中,黄克诚对当前局势做了分析,并提出了自己的军事看法。

    首先,蒋介石根本无意进行和平谈判,这只是他拖延时间、欺骗人民的假把戏,他一定会在某个时机发动全面内战,而我们也应集中精力准备决战。其次,占据大片战略根据地,对长期作战很有帮助,建议尽量多派部队去东北,至少也要五万人,十万人最佳。后来的黄克诚回忆道:“中央当时已决定派部队到东北去,但派十万人这样多的部队,还是我首先提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刘少奇对黄克诚比较了解,这可是黄克诚,一个骁勇善战,向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都有真知灼见的顶尖军事家,他的建议绝不能轻视。中共中央又立即转发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。毛泽东看完电报,顿时面露惊喜,他倍加欣慰,觉得这位苏北师长的看法与党中央简直是不谋而合。在得到毛泽东同意后,中共中央便确定了“向北发展,向南防御”的战略方针,决定有计划地陆续向东北调兵遣将。之后的毛泽东也对来自黄克诚的电报高度重视。

    1945年9月23日,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奔赴东北,北进路上,华中局传来指示,要三师在山东停驻一段时间。但黄克诚认为刻不容缓,必须要赶在蒋介石之前抢占东北,便向中央军委发电报,请求继续北上,中央军委同意了他的建议。当时都在传东北物资充裕,粮食和武器俯拾皆是。但黄克诚这个人,历来喜欢把不利因素放在前头考虑,他担心传闻有误,进了东北却找不到武器打仗,于是坚持要部队自备武器,全副武装地开赴东北。又考虑到进了东北就是冬季,部队没有棉衣穿就很麻烦,于是他安排后勤人员抓紧时间筹备棉衣。

    时值九月,众人抬头望着艳阳高照的太阳,很一致地对黄克诚筹集棉衣的要求感到纳闷。“这黄老头子怎么了!专门跟人唱反调!”有人开始发牢骚。人人全副武装地赶路就算了,这下还得背捆大棉衣。牢骚传到黄克诚耳里,他也只一笑而过,并不多解释。

    11月,黄克诚率三师正式进入东北。果然,东北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好,什么遍地都是粮食武器,根本就是无稽之谈,还面临着“七无”的局面——无党无政权,无群众无组织,无精兵无经费,无医药无衣服鞋袜。分明就是啥也没有。先前还对黄克诚有牢骚的官兵们,这下也都对黄克诚的未雨绸缪心服口服。

    什么都没有,怎么能去打仗呢,于是黄克诚向中央发电,报告了眼下的七无局面,他认为当务之急不是作战,而是建立起农村根据地,为长期作战作准备。毛泽东深以为然,但出于对中央东北局的尊重,他指示黄克诚直接去同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林彪联系。

    黄克诚给林彪发去了三封电报,均无回音。于是他直接当面找到林彪,就建立根据地的问题,与林彪交换意见。对于黄克诚的到来,林彪是大喜过望的,这意味着他手下的中共军队主力已达11万人。

    毛泽东没忘了这件事,不久后,还亲自来电询问关于二人讨论出的措施。经林彪同意,黄克诚给党中央发了长篇电报,详细阐述了关于建立根据地的具体措施。12月22日,中共中央给黄克诚致电,电报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关于建立根据地,你是有经验的。”黄克诚敢于直言,尽管他经常被其他人视作“唱反调”,还因此几次都遭到降职撤职,但他并不为任何阻力所挡。他的这种品格,也得到毛泽东的肯定与赞赏。

    “黄克诚这个人,是个敢讲真话的人。”“上自中央,下到支部,有意见他都要讲,他有些意见讲得不错。”也正是凭着黄克诚敏锐长远的战略眼光,我军逐渐在东北扎根,将其建设为长期作战的战略基地。后来的一切也证明,另一些人倍感不解的“唱反调”,则恰恰正是黄克诚本人政治智慧、战略眼光、军事才能的体现。

    四平保卫战与林彪吵架

    1946年2月,国民党掀起反苏浪潮,引得斯大林勃然大怒,下令苏军全部撤走。苏军一怒之下走了,国民党东北军的主力又还集中在沈阳,蒋介石也没想到苏军气得说走就走,一时间分身乏术,没法立即赶回去接手苏军留下的城市,急得只能在当地收兵买马,临时收编一些流匪伪军去替国民党接管城市。

    黄克诚认为,这又是一个绝佳时机,我军可以夺取城市,发展壮大。他最先盯上了东北地区极具价值的军事战略要地,四平。3月14日,苏军撤出北平,第十旅随即攻下四平。蒋介石恼火至极,宣称一定要在4月2日前把四平夺回来。一个要攻,一个要守,双方的目光都聚焦到四平上。4月4日,林彪率指挥部转移至四平前线的梨树县城,预备与国民敌军决一死战,誓死保卫四平,稳固东北局面。

    黄克诚也赶往梨树县,找到林彪,向他表示坚决支持四平决战,并主动愿意把新四军的4个主力旅交给林彪直接指挥,助他保卫四平。对黄克诚的深明大义,林彪感动之余,也极为满意。可是随着四平保卫战的打响,黄克诚察觉到了不妙。

    初战失利的国民党军恼羞成怒,调了30万兵力再度猛攻四平。而林彪手下只有10万大军,面对几乎是倾巢出动的国民党军,战况很不乐观,我军伤亡惨重,这样下来恐怕只有这样的后果:要么地保住了,人没了,要么地和人都没保住。刚开始挫一挫敌军的威风是可以的,但是对方被打恼了,拿出全部身家要跟你决一死战,而我们尚不具备进行大决战的全部条件,这就对我方不利了。与敌人狠拼以死守四平已经没有意义。

    四平和其他大城市,无论对哪方都是块不好消化的大蛋糕,国民党军想要,我们应当及时扔给他们,自己去中小城市和乡村建设根据地养精蓄锐,等到敌军被这沉重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时,已经掌握主动权的我军就能再度出击。

    于是黄克诚接连给林彪发去数封电报,建议他从四平撤退。但林彪既不回电,也不撤军,一副要与国民党军斗到死的架势。黄克诚心急如焚,再度直接致电中共中央,提出了自己对东北局势的看法,建议撤出四平。

    党中央基本都知道黄克诚是个很有看法的人,他的一些意见往往都是正确的,以往他发来的电报都会及时回复,但这封建议撤出四平的电报,不知为何,黄克诚迟迟未能等到党中央的回电。

    不过在5月19日,毛泽东以军委名义给林彪发去了电报。电报中说道:“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,便应主动放弃四平,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。”很显然,毛泽东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。林彪也率军从四平撤退。

    不过黄克诚还是余怒未消,他气冲冲找到林彪质问:“我发了那么多电报建议撤退,你为什么既不回电,也不撤退?”面对情绪激动的黄克诚,林彪只是静静听着,不生气,也不回答。黄克诚不明白,凭林彪的军事才能,他不该看不出四平已经没有死守的必要了,为什么还不撤退呢?即便自己去质问,林彪也始终一言不发。这个问题一直困惑了黄克诚很多年,直到庐山会议上才解开谜团。

    1959年7月,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,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也上山参会。毛泽东请他吃饭,在席间,两人又谈起当年的四平之战。黄克诚道:“当时不该硬顶下去。”毛泽东静静看他,反问道:“难道说四平保卫战打错了?”黄克诚解释了自己的看法,毛泽东沉吟片刻,道:“固守四平是我的决定。”言出,黄克诚沉默了,他终于明白当年林彪不回电不撤军的原因了,一边是自己的建议,一边是党中央的指示,如何抉择已是不言而喻。两人静了一会儿,黄克诚还是坦率道:“是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!”毛泽东没说话,半晌,他喃喃道:“那就让后人来评说吧。”

    公正评价历史人物

    黄克诚敢于讲真话的品格也确实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,但黄克诚深知自己作为一个革命者,必须对革命事业负责,应当有独立的见解和思考,不能人云亦云。1978年底,黄克诚已几近失明,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纪委常务书记。在一次纪委座谈会上,黄克诚戴着墨镜,在秘书搀扶下现身座谈会现场,表示自己有话要讲黄克诚以孱弱失明之躯,发出最铿锵有力之言,他高度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,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,没有任何稿子和提纲,台下众人听得全神贯注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1984年,解放军总政治部百科全书编辑室编辑了《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》。编辑特地把“林彪”的条目交给黄克诚审查,并征求黄克诚意见。看着格外简陋,唯有几个官衔的林彪个人志,黄克诚沉默了,他直言道:“林彪的条目不能这么写,这样是不能向后人交代的。”黄克诚看过条目后,叫秘书给编辑打电话,说要当面找他们谈一谈关于林彪的释文。于是1985年2月,几个主编来到玉泉山找到黄克诚。

    黄克诚告诉他们,写人物志,人人都要成为司马迁那样的人,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,以一个客观的历史学者身份去评价历史人物,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,全面观察,全面评价,为后人奉上历史真面貌。“你们征求我的意见,我就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,请你们考虑。”“对林彪,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写他的历史。”“两方面都写,不含糊,才符合历史现实。”黄克诚道。离开会客室后,无论是受益匪浅的几位主编还是后来听说的人,都不禁感慨,敢这么直言评价林彪的,也确实唯黄老一人。

    黄克诚对林彪的看法和意见,也给了主编们很大启发,他们根据黄老等人的意见,又对林彪的条文释目作了补充和修改,并一直以这种精神和态度去编写处理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条目。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评论本书
评论标题:
评论内容: